入声作上声
原 屑 薛 绁 泄 媟 亵 燮 屧 疶 切 窃 妾 沏 结 洁 劫 颊 铗 荚 怯 挈 箧 客 节 接 楫 疖 血 歇 吓 蝎 阙 缺 阕 玦 决 诀 谲 蕨 鴂 铁 餮 帖 贴 瞥 撇 鳖 别 拙 辍 辙 撤 澈 掣 哲 褶 摺 折 浙 设 摄 滠 啜 雪 说
增
楔
緤
卨
渫
辥
揳
絬
僁
糏
齛
靾
呭
㴮
㣯
㔎
詍
㴽
㨝
䊝
躞
鞢
徢
㰔
䢡
𦔼
㽊
聺
䟙
䈉
䌌
㫸
踥
緁
穕
鏶
淁
帹
鯜
孑
絜
桔
拮
紒
袺
鲒
狤
㮮
㛃
迼
魝
梜
筴
蛱
唊
蜐
砝
㭘
昅
䀷
稧
猰
锲
蛪
洯
㥦
㛍
㾀
呿
魥
抾
厒
𤴼
栉
岊
楶
𢯳
莭
擳
㦢
幯
䲙
栨
㸅
菨
婕
椄
倢
𣶏
脻
蠍
猲
泬
瞲
䦑
䩧
滊
䛎
䫼
䒸
疦
桖
舭
㵐
琷
蒛
䦬
䍳
湀
厥
鐍
僪
駃
蚗
赽
妜
矞
䏐
㭈
䋉
鱊
䀗
炔
僣
驖
蛈
怗
呫
䩞
㡇
䵿
𪔪
丿
嫳
潎
虌
鄨
朳
䳤
柭
棁
茁
准
罬
䖦
剟
啘
蠿
䪼
䫎
䮕
諁
炪
叕
彻
勶
瘛
㭯
蜇
㝂
砓
䓆
帴
蔎
韘
歙
欇
埝
䜓
䌰
蠂
歠
䞰
𣧵
帖
拼音:tiē 韵部:叶
〈形〉
拼音:tiě 韵部:叶
〈名〉
拼音:tiè 韵部:叶
〈名〉
拼音:tiē 韵部:叶
〈形〉
- 帖服。对约束、控制或权威命令顺从的
- 塞外蛮人方帖服,水边鬼卒又猖狂。——《三侠五义》
又如:伏伏帖帖;俯首帖耳;帖帖(形容帖伏收敛的样子;温顺,服帖);帖伏(折服,顺从不反抗);帖胁(拘束不展)
- 安定 又如:帖然(安定);帖泰(安宁;安定)
- 安静
- 帖,静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又如:帖息(平静无声);帖妥(静止不动)
- 粘。同“贴”
- 对镜帖花黄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- 如:帖黄(贴黄。唐时敕书用纸。凡有更改的地方,仍以黄纸贴之)
- 紧挨着
- 因帖卧床上,剑至果高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
又如:帖骑(贴身于马上);帖席(贴卧席上);帖伏(贴地而伏)
- 砌垒
- 帖石防溃岸。——唐·杜甫《早起》
- 添补,增添 。
- 如:帖例(帖附前例)
- 典押
- 臣计天下编户,贫弱者众,有卖舍、帖田供王役者。——《新唐书·李峤传》
拼音:tiě 韵部:叶
〈名〉
- 官府文书,公文 又如:帖发(行文发送);帖写(清时衙门中的抄写小吏);帖头(差役)
- 证券;单据;凭证
- 一季无讼,即书户帖,连庄帐付之,以为地符。——《宋史》
- 写有简短文字的柬帖 。
- 如:名帖;拜帖;盟帖;庚帖;请帖;下帖子;回帖;谢帖
- 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。
- 如:招帖
- 科举时代明经科的考试名目
- 题赋曰帖,故唐制帖试士曰试贴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又如:帖恬(科举考试的一种程式文章);帖经(帖文。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);帖试(帖括。以帖经试士)
- 箭靶
- 旧时妇女置放缝纫用品的器物
- 标签
- 以纸帖之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- 每韵为一帖。
- 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。
- 如:一帖药
拼音:tiè 韵部:叶
〈名〉